美国能否1-2年摆脱中国稀土依赖,中国稀土卡脖子的是技术吗?

五角大楼的机密报告被曝光时,华盛顿的决策者们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机生产线,竟要因为一种看似普通的灰色粉末而向中国提交“特别申请”。这份标注“紧急”的文件显示,美军现役装备中78%的稀土供应链完全依赖中国,而中国刚刚宣布对钕、镝等7类战略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图片 1

特朗普曾在白宫会议上挥舞着稀土矿石样本宣称“美国能自给自足”,但当他真正启动在军事基地建造稀土精炼厂的计划后,才发现真正的致命真相:中国垄断的从来不是地下的矿藏,而是让稀土变成“工业黄金”的魔法——尖端精炼技术。

尽管美国的稀土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其所占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全球的总量,加州的芒廷帕斯矿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直到今天仍是美国唯一的稀土来源。

如今,我们只能将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运往中国再加工,因为国内尚缺乏能够将其高纯度的氧化物分离的能力。”这揭开了美国战略误判的核心——过去三十年,美国将稀土产业链的加工环节外包给中国,自身专注于开采和初级产品出口,但随着中美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原本美国的“稀土王牌”也早已沦为了废纸一张。

图片 2

这种误判源于对产业链的认知偏差。但美国的“掘Mine”之策终究是“先掘后管”的短视之举,它把对矿山的控制当作了对整个产业的万能钥匙,却忽视了技术的积累和产业的生态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稀土加工需要复杂的工艺链配套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体系、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早已构建起难以撼动的“稀土霸权”。

而中国的稀土却能一举将其分离的纯度推到99.9999%,甚至高于了美国一些顶级的实验室的最高达的99.99%的水平。但这微小的差距却直接决定了军用雷达能否在200公里外将目标锁定在自己的瞄准器中,亦或半导体的芯片良品率能否突破90%的出货率.。

在内蒙古包头稀土研究院,一组数据让美国同行绝望:中国开发的“萃取-沉淀法”工艺,使稀土沉淀富集物尺寸增大几十倍,分离效率提升数倍。这项由孙晓琦团队研发的技术,不仅能反复循环使用萃取剂,还大幅降低污染,成为全球独一份的“工业魔法”。

图片 3

但更令美国感到头疼的则是中国在稀土的产业链末端已经形成了几乎的绝对的控制,几乎所有的稀土的加工、装配、销售甚至是研发都由中国的企业来完成了,2023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占全球92%,每公斤钕铁硼磁体成本比美国低47%。

不料洛马公司在得州就地复制了中国的磁体生产线,却因从模具的精度到烧结的温度的控制都被中国的企业所封锁,导致了无法正常的推动生产,如同用古旧的算盘试图去解剖量子计算机的神秘之处,才发现我们自己的工作体系也早已被一一淘汰的了。”

这种技术优势背后是几十年积累。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理论让中国在1970年代实现突破,如今中国拥有超过12万稀土技术人才,每年培养约2000名专业工程师。而美国相关领域专家不足200人,全美能操作稀土萃取塔的技术工人比中国一家大型企业的零头还少。

图片 4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军工领域的作用更是致命性的。其中一架高精度的F-35战机就不啻是“吃了不少的稀土”——其所用稀土的总量高达417公斤,其中将近70%的稀土都用在了制造了钕铁硼的磁体上。

这种磁体是雷达、声纳和制导系统的核心元件,而中国生产的磁体磁能积达55MGOe,美国产品仅42MGOe。由此可见,性能的差距就直接转化为了武器的代差,美国就曾经尝试用镁合金的替代了钕铁硼的磁体,可结果就把F-22的雷达的重量都给加了1.2吨,直接就把航程给缩减了15%。

伴随俄乌战火的不断升级,原本就存在的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也在此过程中被进一步地凸显了出来。

而美乌的最新一轮秘密谈判中,美国则以将向乌方提供的170亿美元的军援为要,要求基辅一方签署20年的矿产开发协议,这无疑将使乌方的政治立场大大降低,也将对乌方的经济造成长期的巨大依赖,甚至将其变成一个美国的经济附庸国,可谓“山姆大叔的援助支票”也早就被基辅的矿场们都写了满满的坐标了!

尽管美国能否掌控乌克兰的这些矿区都成了一纸空文,其实真正的关键还在于能否将这些资源的精炼能力真正地纳入自己手中将其转化为真正的战机、导弹等先进的军事力量。

图片 5

打破垄断的困局:美国重建产业链至少需12年

可惜特朗普政府在五角大楼的“千亿美元”投入只造了一个“小小的”稀土精炼厂,美国国会的预算办公室就对此做了一个相当“严肃”的推演:要真正的重建起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恐怕也得花上12年左右的时间,耗资900亿美元以上。而政治周期的短视让这一目标更难实现——总统任期仅4年,政策可能随政府更迭逆转。

美国并非孤例。日本经过15年努力,仍从中国进口75%的稀土。欧盟试图通过回收解决供应问题,但专家预计到205年回收最多满足50%的需求。这些尝试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中国稀土霸权不是简单资源控制,而是技术、产业链和规模经济的综合优势,这种生态系统的建立需要数十年时间。

图片 6

如今,美国国防部仍在为F-35生产线向中国提交稀土进口“特别申请”,而中国稀土集团正将40%的预算投入新一代绿色冶炼技术研发。这场博弈的本质早已超越资源争夺,成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当中国用“技术-产业-标准”三位一体重塑规则时,美国高炉里点燃的不仅是矿石,更是对过去战略失误的补救尝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