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债收益率为何飙升,投资者押注降息能降温吗?

2025年11月的英国金融市场,被一则财政政策消息搅得鸡犬不宁。

本以为要在秋季预算案中上调所得税的投资者,突然接到《金融时报》的报道,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打算放弃这项计划。

消息一出,英国国债收益率直接飙升,股市却应声下跌,工党政府瞬间被推上舆论风口,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片 1

就在政策反转前几天,11月4日的时候,里夫斯还在伦敦公开讲话,字里行间都在为所得税上涨铺路。

本来想通过提高国民收入所得税2便士,再用降低国民保险费2便士来抵消,说是为了减少被动收入,不直接影响劳动者。

可没等方案落地,就因为工党内部议员吵得不可开交,只能紧急刹车。

图片 2

政策反复搅乱市场:债市股市冰火两重天

基准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早盘一下子涨了13个基点,虽然收盘时回落至7个基点,报4.51%,但20年期和30年期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跟着涨了8.5个和9个基点。

懂行的都知道,收益率和债券价格是反向走的,这意味着国债价格在下跌。

CNBC记者当天就联系财政部想了解情况,可对方没给出任何回应,这种沉默无疑让市场情绪更紧张。

图片 3

股市的日子也不好过,富时100指数早盘直接跌超1%,其中劳埃德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这几家大行跌幅最惨,都超过了2.7%。

本来投资者还盼着英国央行能降息救市,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的数据显示,押注降息的资金比前一天少了6个基点,乐观情绪明显降温。

如此看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伤害,比市场本身的悲观情绪还要大。

图片 4

政府之所以这么折腾,核心还是钱不够用。

英国政府目前面临着300亿英镑(约395亿美元)的预算缺口,本来想靠提高所得税补窟窿,现在计划泡汤,只能靠一系列小幅增税来凑数。

WrenSterling的投资主管罗里・麦克弗森在CNBC节目里直言,这可能是一次“财政清算”,零散增税会让政府不得不更多地发行债券,反过来又会推高收益率。

图片 5

他还提到,之前收益率已经大幅下降,现在又要回到高位了。

英国经济现在的处境确实棘手,长期借贷成本已经涨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水平,债务成本在G7国家里排第一。

BRI财富管理投资主管托尼・梅多斯说得很实在,政府接手的就是个烂摊子,再加上公共部门薪酬调整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

图片 6

预算案之所以被炒得这么热,就是因为不管怎么操作都不讨好,既要削减开支、增税来让债券投资者满意,又得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这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工党困局难破:政治经济双重压力下的艰难抉择

政策反复不仅让市场慌了神,也让工党内部分裂越来越明显。

图片 7

里夫斯之前为了推动所得税上涨,已经做了不少铺垫,没想到最后临时变卦,这波操作直接违背了竞选纲领。

本来首相基尔・斯塔默的支持率就已经很低了,预算案引发的争议更是让工党的执政根基雪上加霜。

怕是最有体会的就是工党议员们,一边要应对民众的质疑,一边还要在党内分歧中找平衡,处境着实尴尬。

图片 8

GAMInvestments的首席多元资产投资策略师朱利安・霍华德预测,接下来养老金储蓄、个人储蓄账户(ISA)的限制可能会收紧,出境离境税以及资本利得税、市政税都有可能调整。

这些政策一旦落地,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投资者,都会受到直接影响。

里夫斯需要在本月晚些时候的预算案中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可市场更担心的是,这些短期措施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经济信誉问题。

图片 9

回顾英国过往的财政政策,类似的震荡并非首次。

2010年英国实施的紧缩政策,通过零散增税和削减开支来控制赤字,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对经济复苏造成了长期影响。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也曾面临高借贷成本的问题,当时政府通过稳定汇率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缓解了压力。

图片 10

对比这些历史经验,不难发现当前英国政府的每一步决策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机。

麦克弗森认为,英国央行如果愿意,仍然可以在预算案公布后选择降息,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压力。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对降息的预期已经明显降温,更多人还是在等待政府出台详细的财政计划。

图片 11

毕竟只有明确的政策框架,才能减少市场投机行为,让金融市场回归稳定。

说到底,2025年英国秋季预算案引发的风波,本质上是工党政府在严峻财政形势和脆弱政治基础下的被动应对。

从所得税政策的180度反转,到债市股市的剧烈波动,再到工党内部分裂和市场对经济信誉的质疑,每一个问题都在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无奈之下,政府只能在各种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可这种平衡能否持久,恐怕还要打个问号。

图片 12

对于英国经济而言,短期的市场震荡或许可以通过政策调整缓解,但长期来看,只有真正平衡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动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不仅关乎英国国内的民生与政治稳定,也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影响。

接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将聚焦在本月晚些时候的秋季预算案上,里夫斯究竟会拿出怎样的方案,英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值得持续关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